当地理因素成为发展的障碍
内陆发展中国家没有领土通向海洋,因此只能依赖过境邻国进入全球市场。这一地理劣势推高了运输成本,造成了可避免的延误,并使内陆国家面临受过境走廊沿线政治或经济不稳定因素影响的风险。其后果显而易见:平均运输成本是邻近沿海国家的两倍以上。
这直接导致出口机会减少,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而在现实中,过境国本身往往也是发展中国家,这使得区域内贸易难以实现繁荣发展。
伙伴关系推动发展
2025年8月5日-8日在土库曼斯坦阿瓦扎举行的第叁次联合国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为建立富有成效的伙伴关系、释放内陆发展中国家的潜力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通过创新解决方案、战略合作与有针对性的投资,国际社会可助力内陆发展中国家应对其独特的发展挑战。支持内陆发展中国家,就是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繁荣的未来贡献力量。
内陆发展中国家特殊发展需要和挑战国际宣传日的重要意义
对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的32个内陆发展中国家而言,当下正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国家总人口超过6亿,但却由于缺乏出海通道、地理隔离严重,以及贸易成本比沿海国家高出约30%等原因,长期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
为强调这些挑战,联合国大会通过宣布将每年8月6日定为内陆发展中国家特殊发展需要和挑战国际宣传日。该国际日的首次庆祝活动将于2025年举行的第叁次联合国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期间举行。
你知道吗?
- 全球共有32个内陆发展中国家,其中非洲16个,亚洲10个,欧洲4个,拉丁美洲2个。
- 最小的内陆发展中国家是不丹(人口不到100万人),最大的是埃塞俄比亚(人口为1.35亿)。
- 内陆发展中国家与海港的平均距离为1370公里。哈萨克斯坦距离海洋最远(3750公里),其次是阿富汗、乍得、尼日尔、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它们与最近海岸线的距离均超过2000公里。
- 32个内陆发展中国家中,有16个同时属于最不发达国家,这进一步加剧了它们所面临的挑战。
- 内陆发展中国家约40%的城市人口,也就是约1亿人,生活在贫民窟中。
- 内陆发展中国家的营养不良人口数量是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多。
#深困内陆#: 打破壁垒,畅通互联

#深困内陆#运动旨在联合国各国政府、合作伙伴、联合国、民间社会和个人,提高公众对内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独特挑战的认识,并在第叁次联合国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召开前夕构建全球团结。该运动聚焦内陆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深困内陆#挑战,分享这些国家民众打破壁垒的故事,并倡导在交通运输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包容、气候行动以及青年参与五个关键领域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