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语权,就没有人权
国际手语日是支持和保护所有聋人和其他手语使用者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独特契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享有人权。对于聋人而言,手语权是充分享有《世界人权宣言》所定义的各项人权的基础。在纪念今年的国际手语日之际,我们肯定在促进人人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直面仍然存在的挑战。这些努力正推动我们迈向一个“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自由使用手语”的世界。
据世界聋人联合会统计,世界上约有7200万名失聪者,其中超过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他们使用的手语共计300余种。
手语是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然语言,结构上不同于口语。国际通用手语可供失聪者在在国际会议以及在旅行和社交时非正式使用。人们认为这种混杂手语没有自然手语复杂,并且词汇量有限。
《残疾人权利公约》确认和促进使用手语。《公约》明确指出,手语与口语具有平等地位,缔约国有义务促进手语学习,并提高失聪者社区的母语认同。
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通过决议,,以提高对手语在充分实现失聪者人权方面重要性的认识。
强调,尽早接触手语和手语服务,包括用手语提供的优质教育,对于失聪者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国际商定发展目标的关键。决议认识到保全手语作为语言文化多样性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在与失聪者社区一道工作时,必须考虑并遵循“我们的事情应由我们自己积极参与”的原则。
背景信息
设立国际手语日的提议由提出,该联合会由135个国家的失聪者协会组成,代表了全世界约7000万失聪者。大会第号决议由安提瓜和巴布达常驻代表团提出,并由97个联合国会员国共同提案,于2017年12月9日以协商一致的方式获得通过。
选择将9月23日定为国际手语日,是为了纪念世界聋人联合会于1951年的这一天成立。9月23日标志着一个以倡导保持手语和失聪者文化为主要目标之一的组织的诞生,这一目标是实现失聪者人权的先决条件。
作为国际聋人周的一部分,首个国际手语日庆祝活动于2018年9月23日举行。
国际聋人周活动于1958年9月首次举行,后来演变为全球的失聪者团体运动以及协同宣传活动,以提高对失聪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诸多问题的认识。
活动
全球领导人挑战
为推动世界各国对国家手语的认可与普及,这一倡议邀请各国总理、总统、议员、地方官员以及其他人士通用本国手语签署关键信息,以表达对失聪群体的支持。!
为手语点亮蓝灯!
在国际手语日即将到来之际,世界聋人联合会号召所有公共场所、公共地标、办公大楼、总统官邸、郡县政府大楼、市政厅以及其他场所点亮蓝色灯光,并通过这种方式,支持各国国家手语并声援全球失聪群体。
相关资源
文件
- 联合国大会对于设立国际手语日的决议
- 《残疾人权利公约》
联合国新闻
实用网址
- 世界聋人联合会:*
- 国际残疾人日
- 促进普遍获取信息国际日
- 国际母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