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数字时代环境信息的可及性
的主题聚焦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及时、全面、跨境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意义。
然而,这些发展也提出了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公共机构如何通过符合伦理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和电子政务等问题。既然人工智能使用的是公民数据,那么我们应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决定我们访问哪些信息,而这又是根据哪些伦理原则而决定的?
环境数据涵盖气候变化、污染、生物多样性和灾害风险等多个领域,其影响超越国界,需要全球以协作、透明和创新的方式共享信息。对于因气候变化而面临环境灾害风险的群体而言,信息获取尤为重要。因此,今年的主题还强调数字技术和开放数据平台如何提升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透明度,赋能公民和利益相关方有意义地参与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普惠是透明、参与和问责式治理的基石。在此背景下,环境信息的获取尤为关键——这与《》(2015年)和《》(1992年)等国际环境治理框架深度契合。这些国际文书为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推动政府履行环境政策问责提供了法律与规范基础。

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众信息获取调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跟踪各国信息获取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进展。教科文组织公众信息获取调查已成为各国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16.10.2实施进度的重要工具。
获取信息
知情的公民可以做出知情的决定,例如投票的时候。公民只有了解了政府的治理方式,才能要求政府对其决策和行动负责。信息就是力量。因此,普遍获取信息是健康和包容的知识社会的基石。
普遍获取信息意味着人人都有寻求、接收和传递信息的权利。这项权利是言论自由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向公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方面,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也依赖于寻求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因此,普遍获取信息权也与新闻出版自由权紧密相关。
背景信息
2015年11月17日,9月28日为促进普遍获取信息国际日。考虑到目前世界上一些民间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已接受并庆祝该国际日,联合国大会也,将9月28日确立为促进普遍获取信息国际日。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及其政府间计划,即和,为所有利益攸关方提供了平台和框架,使其可以参与有关信息获取领域政策和准则的国际讨论。通过开展多个项目,以上两个计划也为获取信息创造了积极的环境,这些项目旨在加强开放科学、对多种语文的使用、针对残疾人和边缘化群体的信通技术以及媒体与信息素养。
知情权是一项人权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联盟和其他组织支持的一个机构间工作组,非洲信息获取平台认识到知情权不仅是一项人权,也是发展的根基。在中,非洲信息获取平台提出了,旨在实现全面获取信息。这些原则包括:最大限度披露公共机构的所有信息;限制例外情况;以及监督机构促使政府和私营实体为行为负责。大会在决议中注意到这些原则,并认识到对于实现发展、民主、平等和提供公共服务,这些原则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活动
2025年普遍获取信息全球会议
2025年9月29日- 30日
此次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菲律宾政府联合在马尼拉主办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活动举办之际,正值9月28日“促进普遍获取信息国际日”设立1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旨在反思全球信息权领域10年来的进展与挑战。
更多资源
相关网址
- 教科文组织:
- 教科文组织:
- 教科文组织:
- 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
- (国际电联和教科文组织)*
- *
- *
重要文件
- (2019年10月)
- *
- *
- *